我前後寫完 長榮長空 EVA AIR、新加坡航空 KrisFlyer 哩程分享文之後,受到許多熱烈迴響與建議,其中許多人都表示自己也希望透過哩程兌換較便宜的機票,但是困擾的點仍然是「消費」,也就是根本刷不到那麽多錢去玩的起哩程遊戲。確實,如果日常消費較低,累積時間會拉的很長,如果中途定性不夠,很容易就放棄、進而浪費了積累到一半、哪到換不了的哩程。
於是,加拿大航空 Aeroplan 🍁 登場。
用一個哩程可以直接用買的的計畫,發揮出 3 折商務艙的價值!
哩程可以直接買?
有的航空空司除了像銀行這種通路外,也有開放官網直接購買。這時的遊戲就變的非常簡單:用戶不再需要透過銀行這個通路去玩信用卡回饋、開卡哩來獲取哩程,等於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買哩程去更便宜的兌換機票。
別急,我們還是要先了解該航空公司的哩程計畫是否有一定競爭力才行。這篇先重點介紹加拿大航空 Aeroplan;未來可能會再介紹一天到晚都在打折的、但官網非常難用的哥倫比亞航空 Lifemiles(敬請關注!)。
加拿大航空 Aeroplan 哩程優勢
住在台灣或新加坡的人,應該較少真的會做加拿大航空的班機,但他的星空聯盟哩程兌換才是重點:加航哩程兌換表。
兌換表
我覺得加航算是最邏輯合理的兌換機制了,混合了區域制與距離制:
整顆地球分四個區:
- 北美
- 南美
- 大西洋區(歐洲、中亞、西亞、南亞、非洲)
- 太平洋區(東亞、東北亞、東南亞、大洋洲)✋
每區內的班機、跨區的班機有各自對應的距離與所需哩程,由於我們在東亞,主要關注這三個部分:
- 太平洋區內互飛
- 太平洋區 <> 大西洋區
- 太平洋區 <> 北美
以下討論我們會使用 Great Circle Mapper 來預估距離,雖然實際依照航空公司計算為準,但大多時候還是蠻準的。
太平洋區內互飛
假設你住在新加坡,飛往以下目的地的距離與需要的商務艙哩程為:
- 台北 TPE:1996 mi,需 45K 哩(不是 30K):這就是一個地圖工具不準的例子,我猜是因為1996 mi 已經緊貼上限 2000 mi 的邊緣了,在航司的計算差值直接越過 2000 mi 了,因此落入 45K,太貴了。
- 東京 HND:3288 mi,需 45K 哩:不算很便宜,用長榮來換星空聯盟只要 40K 哩。
- 🌟 雪梨 SYD:3908 mi,需 45K 哩: 超划算的 sweet spot,用其他哩程計畫(包含新航自己)都要 60–65K 以上。
- 🌟 奧克蘭 AKL:5225 mi,需 60K 哩:相對長榮、新航兌換也划算。
太平洋區 <> 大西洋區
從新加坡飛往以下目的地的距離、需要的商務艙哩程為:
- 伊斯坦堡 IST:5393 mi,需 80K:透過新航自家兌換只需 56K,這 80K 算貴了。(不過土耳其航空自家兌換尚未研究,但很少人玩。)
- 🌟 倫敦 LHR:6765 mi,需 80K 哩:雖然跟長榮兌換一樣是 80K,但可以換到新航直飛的 A380 航線,還是相對划算。(目前好像沒在長榮找到過。)
太平洋區 <> 北美
新加坡幾乎是全太平洋區離北美最遠的地方了,全部超過 7500 mi:
- 洛杉磯 LAX:8770 mi,理論上需 87.5K。
- 紐約 JFK:9527 mi,理論上需 87.5K。
之所以說「理論上」,是因為實際隨便搜尋明年八九月的日期,沒有真的找到新航直飛 87.5K 的航班,大多要轉機加航或美聯航,距離拉長也就導致所需哩程更多,因此暫不考慮。(純個人猜測是因為北美區算是加航的主場,因此大概沒有太多新航放票的機會。)
所以,買加航哩程到底可以多划算?
討論完兌換表,現在來看一下加航到底哩程賣多少錢,以及比較一下兌換商務艙的價值。
沒特價不要買
正常時候購買加航的哩程,定價是 2000 pts / 70 CAD,約等於 2.5 cpm (以 USD 計),算是蠻貴的。但加航會時不時的推出哩程促銷,一年會促銷好幾次(國外部落客 OMAAT 做了很完整的整理),有時是 bonus points、有時是打折,但不管怎麼促銷,我們一律用 cpm 來判定。
比如現在(2024/10/19),我登入加航後,看到有個最高打七折的活動:
先講結論:這不是加航最優惠的時候。
但我們還是假設算一下,假設要衝七折優惠、購買100K pts 的話:
100K pts / 2450 CAD 等於 1.8 cpm (USD),比正常價格的 2.5 cpm 好很多,但好還可以更好。
2024 年目前最特價:1.1 cpm
今年目前加航最好的一次優惠(7/8 — 7/11 為期四天),是給予 125% bonus pts,意味著購買 45K pts(1575 CAD)會額外再給你 56K bonus pts,相當於約 1.1 cpm。跟現在 1.8 cpm 的優惠來比,同樣買 100K 哩,現省約 1000 加幣(23000 台幣)!這是在所有可以「直接用買的」哩程中,非常便宜的價格。
所以這邊建議讀者,可以時不時追蹤 OMAAT,這樣可以在每次有優惠的時候都算一下 cpm,配合自己預計兌換的機票,看看適不適合下手。
買到哩程了,接著…
假設你很開心的在 125% bonus 的時候買了哩程,成本為 1.1 cpm,兌換以下行程(查價 2025 年七月隨機日期,單程商務艙以來回價除以二計算):
- SIN -> SYD 商務艙:2200 SGD / 45K mi (= 650 SGD @ 1.1 cpm) = 3 折
- SIN -> AKL 商務艙:3300 新幣 / 60K mi (= 865 SGD @ 1.1 cpm) = 2.6 折
- SIN -> LHR 商務艙:3500 新幣 / 80K mi (= 1150 SGD @ 1.1 cpm) = 3.3 折
就算你是今天馬上以 1.8 cpm 去買:
- SIN -> SYD 商務艙:2200 SGD / 45K mi (= 1060 SGD @ 1.8 cpm) = 4.8折
- SIN -> AKL 商務艙:3300 新幣 / 60K mi (= 1415 SGD @ 1.8 cpm) = 4.3 折
- SIN -> LHR 商務艙:3500 新幣 / 80K mi (= SGD @ 1.8 cpm) = 5.4 折
也幾乎都是等於半價在買商務艙喔!
就算就算,你直接不管優惠、用官網原價買(@ 2.5 cpm),上述航線也大概會是打 7 折左右,如果剛好你想要日期都有航班,這樣買也是省下不少錢。
進階:單程中停只要多加 5000 哩
加航除了自己賣哩程還常常在優惠之外,還有一個鶴立雞群的功能:兌換單程機票,只要再加 5K 哩,就可以中停最多停 45 天。
比如,要兌換台北去美國,可以考慮 +5K 改成東京轉機中停的票,就可以一次逛到兩個國家!
進一步看,其實根本不需侷限於一般的來回,還可以開口:
- 去程 A -> C:A 去 B,中停 B,B 去 C。
- 回程 D -> F:D 去 E,中停 E,E 去 F。
所需的哩程一樣按照上述兌換表的距離計,所以如果你中停(轉機)的地方太繞路,可能導致整段所需哩程還比直飛還多,就不一定划算。
假設你住在新加坡,一個「出發地開口」的行程可以是:
- 去程 SIN -> MEL:SIN 去 SYD,中停 SYD,SYD 去 MEL (45K+5K)
- 回程 MEL -> DPS:MEL 去 SIN,中停 SIN,SIN 去 DPS(45K+5K)
這趟行程,你可以去了雪梨停個幾天、飛去墨爾本再待幾天,再回新加坡工作一段時間,45 天內再出發峇里島度假,兌換成本是 100K (@ 1.1 cpm) ~ 1400+300 SGD*,搭了四趟商務艙、2.5 趟旅程!(最後要自己從峇里島回來就是了,可以簡單酷航解決!)
*300 SGD:實際上還會有一些稅費等,按出發或目的地而不同。
溫馨小提醒
大部分的哩程玩家可能都會提醒,一般來說,要先查好你要的日期、航班等等有票,再去買哩程。盡量不要在你沒有什麼計畫的時候就先買一堆哩程,以免最後找不到票、日期尷尬或航班不喜歡等,規劃的綁手綁腳。
不過,我如果哪天遇到一個超大促銷(如 150% bonus!),可能會認不住,先買了再說… ?
總結
加航哩程計畫很適合不想依靠信用卡消費慢慢取得點數、又希望便宜的商務艙出行的人們。以新加坡出發來說,尤其往澳洲、紐西蘭等為重點划算,如果時間允許的話,加 5K 哩中停非常值得考慮!
希望大家透過本文瞭解了這計畫後,就可以找到各自的 sweet spot,輕易玩轉地球。
下課!
🔍 Facebook 粉專:坡坡脈動✌️